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

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公開課程:死亡《Death》推薦



《正義:一場思辨之旅》是哲學家邁克爾‧桑德爾(Michael Sandel)教授於哈佛大學所帶領,一系列遠近馳名的開放式課程。本部落格欲探討死亡相關議題,與上述課程齊名的是雪萊‧卡根(Shelly Kagan)在耶魯大學的開放式課程,而該課程主題正好是不偏不倚的「死亡(Death)」。

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

生於死:淺談死之本能(Thanatos)


唯樂到唯實

儘管佛洛伊德(Sigmund Freud)的理論內容今日已有些不合宜,他在心智研究上的企圖心和創意,以及當年實驗心理學起步前所開發出的推演方法,仍為近代心理研究者們讚嘆不已。後繼的精神分析師們願以佛氏的弟子為名,除了學界的輩分脈絡外,想也部分出於對佛氏才華的仰羨。

從佛氏1920年那本《超越唯樂原則》(Jenseit des Lustprinzips)出版,人才發現自己的生存原來難純以快樂為餌食。

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

存在主義:如果人生沒有意義,就活在當下吧

提香的《薛西弗斯》

人生沒有意義,和人生不值得活,是不一樣的噢。

比起永無止盡的期末報告、考績評核、人際煩惱,「我的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?」或許不是你眼前最擔心的問題。不過,對(很可能)來日不多的臨終者來說,人生的意義就成了很大的挑戰。幸好,總是有閒閒沒事的哲學家,提供一點建議,讓我們參考。

例如這位仁兄,卡謬(Albert Camus)

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

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

一位眼神愁苦的女士:安寧病房會談實記

圖/kk新聞
一位眼神愁苦的S女士呆坐在安寧病房沙發上,我上前試探性地詢問:「你還好嗎?」她看了看我,搖了搖頭,眼眶中似乎泛著淚水。

到底甚麼時候死?我們來打賭:一個心靈「超越」死亡的故事


圖/黑馬網
很多人都把「死亡沒甚麼」這句話掛在嘴上,覺得只要這樣說就代表自己不怕死一樣。但真到了緊要關頭,往往心中仍會遲疑,內心所壓抑住的所有感覺一時湧出,反而使自己招架不住。但這次,很難得的,我看見了一位家屬,用非常坦然的態度看待家人、與自己的死亡。在與她的對談之中,讓我相信心靈的力量是可以超越死亡的。

生死經驗談:一位臨床心理師於安寧病房中的心路轉折

文章撰寫作者:林岱葳/台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-實習臨床心理師

這位病人是我在安寧病房實習時遇到的病人,肝癌末期,腦轉移。

心理師是病人的「夥伴」

那是實習生涯中一個平凡的工作日,看了看了病歷資料便一如往常地踏入病房,映入眼簾的是一名年約四十多的中年大叔,臥躺在病床上,精神感覺挺不錯的,他的姊姊在旁照顧陪伴。他一見我,得知我的心理背景之後便脫口而出:「那你趕快來開導我啊,你要講道理給我聽...….」。

他的這句話,讓我頓時愣了一下。

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

齊死生:觀石晉華先生個展

觀死

"死亡可以被觀察嗎"

上周五打著病歷,腦海中突然冒出這個疑惑。回神盯著螢幕,恰好是vital sign的頁面,呼吸速率正常、心跳偏慢、體溫沒有fever、血壓正常,四組數字在時間積累下,形成起伏的折線,讓我們得以簡單清晰的觀測病人的生命狀態。

用Pubmed搜尋它們的MeSH term,布林字元OR下去,大概會有幾千甚至幾萬篇paper跑出來吧。數以百萬千萬計的生命,堆砌濃縮成一套至簡的監測。現代醫學的化繁為簡雖然一再疏略個體的生命經驗和故事,用在單純維繫物理性的生存上,倒有種立即見效的美感。

關於生的紀錄,太多供調閱的向度,太多足以說明闡釋。
那麼死呢?

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

靈性的間接描述:邏輯是靈性最大的敵人與朋友

Photo Credit:潛意識好好玩Blog
邏輯是靈性最大的敵人
邏輯使人思考飛越,才提到A,馬上就產生B、C、D。原本的A可以是一個感受,但到了D的時候反而被具象化成一個實體。彷彿一定要這樣才可以把感受留住似的,殊不知這樣定義反而讓我們遠離了最初的感受。

邏輯是靈性最好的朋友
但邏輯又是靈性最好的朋友。

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

亞瑟.福羅多的前世記憶:來自BBC與考古學家的真實紀錄

Photo Credit:阿波羅新聞
如果你對是否有靈魂、前世,感到非常好奇。那你絕對不能不知道一位英國紳士亞瑟.福羅多(Arthur Flowerdew)的故事。

儘管已有許多文獻與非文獻提及前世記憶的相關證詞,但從來沒有一個故事像福羅多一樣那麼的完整,且詳細的紀錄。

亞瑟的神奇夢境
亞瑟.福羅多(Arthur Flowerdew)生於1906年的英國,並於2002年10月過世。在他12歲那年的某一天,他做了一個夢。在夢裡他看到一個非常大的城市,並且被沙漠圍繞著。在他醒來之後,這個夢境持續縈繞在他的腦海許久,有種說不上來似曾相似的感覺(deja vu)。

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

良辰吉日:放棄急救,改天再說?



(圖片來源:花海閣  https://goo.gl/RQYv2V

「爸,媽,如果有天我生了重病,我想放棄急救。」父親的筷子依舊夾著菜,母親睜大了眼。

時間快轉,三年後的現在。放棄急救的同意書,躺在抽屜,見證人的簽名欄,依舊空白。

職場上,未經規劃的生死劇情一再重演。回到家,家人們善於傾聽而開明。即便如此,我的同意書,還是沒有下文。

我大可以找兩位室友,見證了事。但,我想給父母簽。他們真的不會簽嗎?我不曉得。其實,很可能會簽。但每次相聚,我不是忘記,就是實在找不到啟齒的時機。

放棄急救,很重要嗎?乍聽之下,還挺「夭壽」。

子曰,「未知生,焉知死。」我倒覺得要反過來,「未知死,焉知生。」我偷換了原句的死生概念,但想想挺有意思。設定終點,才知道往哪裡前進。不過,想好怎麼死,是否就知道要怎麼活……?

身為醫療人員,說服別人放棄急救,很難。說服自己,何嘗簡單。

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

獨處讓你更了解自己:談人類存在的微薄證據

Photo Credit:DEC
在某種機緣下,有三天兩夜的時間,我獨自在山中旅行。當然並不是說這三天完全沒有別人,或是完全不吃東西。在這段期間內,我盡量的不使用通訊設備,不上社群網站,不說太多的話,而是把思緒完完全全放在自己的心上。

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

與死亡的親密接觸:小編DEC的親身心路歷程

圖為加護病房示意圖,與內文無關
粉專開了一個星期,感覺還是要出來說明一下好了。在國考前一周收到免役通知,意外讓我擁有多出來的這一年。但如果認識我的人都知道:能夠免役,是有一段故事的......

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

第一杯咖啡:後來他們怎麼了?

 
其中有一位老爺爺指定要喝杏仁茶。拿到熱呼呼杏仁茶的時候開心地想直接往嘴裡灌,還好被旁邊的外勞給制止了,才免除燙到的危機。還有一位老奶奶說她想要杏仁茶混咖啡。儘管意春姊已經分享了自己嘗試過的經驗覺得不太好喝,但老奶奶還是非常客氣的重複告訴我們:「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喝喝看,不過如果太麻煩就沒有關係。」最後我們給了她一杯咖啡和一杯杏仁茶,告訴她可以按照想要喝的比例自己調配。我們看到她的臉上綻放出最燦爛的微笑。
可愛的杏仁茶爺爺,還有客氣的杏仁混咖啡奶奶,後來怎麼了呢?且將時間快轉至一星期後……

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

死亡的理性思辨(二):人類要怎麼面對死亡?



首先,我們明白Kubler-Ross的哀慟五階段理論。任何會造成負面情緒的事件,人類本能會用防衛機轉對抗之,因此,大多數的人勢必要經過一連串心理變化,才能抵達「接受」的彼岸。然究其細論,我們依然需針對這六項源頭提出解決方法,以下條列之。

一、死亡本身

長久演化而來難以撼動的恐懼是不容易根除的。在《Patterns of transcendence:Religion, death and dying》(中譯書名:超越宗教、死亡、瀕死的思考模式)一書中提到,超越死亡可用以下四類觀點來詮釋:

2017年10月6日 星期五

死亡的理性思辨(一):人類為甚麼恐懼死亡?



人類對死亡本身與生俱來就會恐懼,這是演化賦予我們自我保護的機轉。我們知道掉下懸崖會死亡,想像我們站在懸崖邊,第一件事是會害怕而後退,如果不感到害怕而是很開心,將較可能不慎掉落,提升死亡的機率。

不僅止於死亡本身,死亡亦是對親人、朋友以及愛人永遠的道別。人是社群動物,沒有人能離群索居,在與擁有親密關係的人道別時,我們會感到難過,這也是演化間接賦予人類,對關係分離的負面情緒。而當死亡來臨,我們在那刻天人永隔,死亡之後我們無法再跟想見的人再見一面,強烈的負面情緒油然而生。

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

懶人包:如何討論 DNR



關於很複雜、很複雜的DNRDo not resuscitate,選擇不急救),以下摘譯三份文獻,但願能提供一個很簡單、很簡單的參考。

為甚麼要談 DNR因為會影響病人的決定

數字會說話:1991年,美國丹佛的聖路加醫學中心 (St. Luke's Medical Center) 訪問了將近30060歲起跳的老先生老太太。在確保他們都瞭解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,心臟按摩急救)的方法後,訪談便分三階段進行:

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

旅館:初訪尼泊爾火葬


蠟黃而乾癟的身體白布裹著,眾人簇擁,緩緩下了石階。更接近巴格馬蒂(Bagmati river, बागमती नदी)的河水了,儘管肉眼望去一片混濁,對赤裸在天堂門口的教徒而言,沒有哪裡比這條河更能洗掉一身煩惱和罪衍,洗出那支往上攀升的靈籤。

這裡是亡者的旅館。

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

伊比鳩魯的難題:靈魂將滅,是信仰還是真理?

「在主日學上,聽大人談到天堂,我記得我還去問過我爸。他說沒這回事,那是神話。他是個唯物主義者,我想就和大多數醫生一樣。他的觀點是,大腦沒了,心意識也就沒了,一切知覺與感官、一切東西也都跟著沒了。」艾溫,一位史丹佛的放射線科醫師在會談時這麼說。
「你老爸給你的回答對你有甚麼作用?消除了你對死亡的焦慮嗎?」精神科醫師歐文.亞隆問了這關鍵的問題。
「沒有,甚麼安慰的效果都沒有。一切隨之結束的說法,或至少對我個人而言結束了—這對我一點說服力都沒有。」
引述自歐文.亞隆《一日浮生》〈謝謝妳,莫莉〉

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

第一杯咖啡:安寧病房志工初體驗

(此圖為示意圖,非內文中的咖啡)
從來沒想到第一天到安寧病房當志工,是從泡一杯咖啡開始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