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0月6日 星期五

死亡的理性思辨(一):人類為甚麼恐懼死亡?



人類對死亡本身與生俱來就會恐懼,這是演化賦予我們自我保護的機轉。我們知道掉下懸崖會死亡,想像我們站在懸崖邊,第一件事是會害怕而後退,如果不感到害怕而是很開心,將較可能不慎掉落,提升死亡的機率。

不僅止於死亡本身,死亡亦是對親人、朋友以及愛人永遠的道別。人是社群動物,沒有人能離群索居,在與擁有親密關係的人道別時,我們會感到難過,這也是演化間接賦予人類,對關係分離的負面情緒。而當死亡來臨,我們在那刻天人永隔,死亡之後我們無法再跟想見的人再見一面,強烈的負面情緒油然而生。

除了死者本身觀點出發,擔心自己無法再見他人,一般人同時也會想到自己離開後,他人對自己的離去也會難過。人類抑或高等動物特有的「鏡像神經元」,使我們擁有同理心,因此在面對死亡之際,容易加倍其悲傷。

死亡是一生的終結,一旦死亡後,人生嘎然而止,所有想做的事情,所有還沒兌現的諾言都無法實現,曾經犯下的錯誤無法彌補,心懷感謝也再也說不出口。事實上,一般人很難在過世的當下了無罣礙,或多或少會有還沒有完成的事情,因此死亡對大多數人而言,將會留下遺憾及悔恨。

死亡的不確定性眾所周知。不確定性本身為中性。而由於死亡綜上所述給人負向的感覺,因此死亡的不確定性是對死亡具有負向的加成作用,不確定的負向事物令人更不安。

死後世界討論不少,但當然並無明確結論,這塊範疇屬於無法驗證的非科學領域,因此,端看個人如何想像死後世界,對於死後世界所引發不同類型的情緒,沒有必定正向或負向之分。在探討死亡衍生負面情緒時,死後世界也是可能造成的原因,亦必須納入討論。

總結,死亡衍生負面情緒的形成源自於:一、死亡本身;二、死亡造成和他人永隔;三、死亡造成他人悲傷;四、未完成事物的終結;五、死亡的不確定性;六、未知的死後世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