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

死亡的理性思辨(二):人類要怎麼面對死亡?



首先,我們明白Kubler-Ross的哀慟五階段理論。任何會造成負面情緒的事件,人類本能會用防衛機轉對抗之,因此,大多數的人勢必要經過一連串心理變化,才能抵達「接受」的彼岸。然究其細論,我們依然需針對這六項源頭提出解決方法,以下條列之。

一、死亡本身

長久演化而來難以撼動的恐懼是不容易根除的。在《Patterns of transcendence:Religion, death and dying》(中譯書名:超越宗教、死亡、瀕死的思考模式)一書中提到,超越死亡可用以下四類觀點來詮釋:

1) Ancestral Transcendence:以傳宗接代的想法來超越死亡
2) Experimental Transcendence:以「無法察覺死亡發生」來超越死亡
3) Cultural Transcendence:以被他人記得來超越死亡
4) Mystic Transcendence:以宗教解釋來超越死亡

這些觀點都可一試,但足夠理性的思考者都能夠一一答辯,以上原因不足以構成恐懼死亡的反論。然而,就另一個根本的角度切入,我們說人類與生俱來害怕死亡,這是真的嗎?根據佛洛依德心理學,生與死同樣皆為人類精神機轉兩大驅力,迄活到一定年紀,死的驅力在天平兩端取得相當的重量,所謂死亡恐懼,一部份是受到社會觀感影響,人類未必如想像中害怕死亡。

二、死亡造成和他人永隔

如果我們了解死亡的必然性並接受之,我們確實能認知人生中重要的並非結果而是過程。雖然永久的分離令人難過,但曾經相遇已經足夠幸運,回憶寫到這裡,病人會帶著這段回憶離去,其他人也把它存到心底。

從另一個角度切入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,很難預料一段時間後的人際關係變化為何,如果個案的關係完滿,走到這裡微笑入睡,把握現在所擁有的,亦已足夠。最後,每個人本來就是從誰都不認識的狀況下來到這個世界上,現在心境回歸人生起點,瀟灑離開也是一種態度。

三、死亡造成他人悲傷

一個人沒有絕對可行的方法去影響別人,這是人生中不變的道理,因此尊重他人想法,減過度在意的情形是一種方法。而如果我們即將過世,並且明白家人會很難過,面對家人的憂傷,在過世以前我們試著去同理,同理可以減輕一部份憂傷。最後,若行將過世者本人不害怕與他人分離,也可以試著用自己想法和他人溝通。

四、未完成事物的終結

人生有限,想完成的事情不可能全部都完成。在尚有能力時,平時則可妥善規劃每一天,假設明天就是最後一天也不可惜。然而,人生中的計畫未必只有「完成」,已經完成的事情有些是需要彌補的,而其中虧欠以及後悔是彌補的重點,因此安寧病房提倡人生四道「道謝、道歉、道愛、道別」,其中道謝和道歉就是彌補的方式,在臨終前若能妥善處理則有助於心情平靜。而若輔以靈性觀點,如果病人有未完成的事物,那是指什麼意思呢?是未完成還是放不下?這時心理觀點和靈性觀點相輔相成,對此類問題亦有所幫助。

五、死亡的不確定性

不確定性是必然的,你我都無法能保證活到明天,重點仍然在其他我們對於死亡的觀點。不確定性所引發的負面情緒可用一般心理支持來化解,主要還是其他構成原因的探詢。

六、未知的死後世界

倘若死後世界是個案的負面情緒來源,不妨思考並探詢他是如何構築其死後世界?各宗教對於死後世界的定義相當多元,舉凡正向的天堂、以及負向的煉獄、欣嫩等等,可見死後世界的樣貌不可勝數,每個個體對身處死後世界的心情也有所差異。然而,死後世界之樣貌其來有自,就算基於宗教基礎之上,仍常和過去經驗密切相關,因此精神動力式的治療是可以考慮的方式。


系列文之一:死亡的理性思辨(一):人類為什麼恐懼死亡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